<封面:iPod touch>
自從有了結合相機、MP3播放器(MP3 Player)與GSM網路的手機K750i,對其他隨身產品一概不感興趣,手機的地位成了隨身多媒體中心,想再讓William願意掏錢出來買有重複性功能的產品幾乎不可能,更不用提口袋要插兩隻高價3C產品逛街這種麻煩事;當Apple(頻果電腦)發表了iPod touch,一切從此改觀。
在iPod touch發表前,市面上號稱輕薄、大螢幕、大尺寸、高解析度的MP4播放器(MP4 Player)普遍為1.8~2.5吋螢幕,iPod touch僅8mm厚度、配備3.5吋觸控式螢幕,讓使用者對隨身播放器的"大"、"小"有了新感官。同時,iPod touch結合了WiFi無線網路、內建Apple最自豪的Safari瀏覽器、針對YouTube開發的瀏覽界面… …等創新功能,讓隨身播放器從以往的離線作業模式,進化到線上播放,只要附近有無線網路訊號,連上YouTube,至少百萬隻影片隨你看,也跳脫了傳統播放器得完全仰賴自身儲存空間大小的概念。
本次開箱預計分為四個部份,針對iPod touch外觀、WiFi網路功能、影音播放與一般應用分類介紹。
4.美背,比正面觸控式面板更容易刮傷。(如圖,剛拿到沒幾小時就受傷了…)
待續…
最後更新日期: 2017/05/3
喜歡這篇文章?立刻分享給朋友!
- 0share
- FB Messenger
- Line